預防騙案

31/05/2021

政府公佈去年的詐騙案件數字升幅顯著,由8,216宗增加至15,553宗,上升89.3%,當中包括網上購物騙案、電話騙案及網上情緣騙案(註一)。詐騙手法層出不窮,今次跟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騙案及防騙訊息,希望大家多加提防,勿讓騙徒有機可乘。

 

1. 情緣騙案

於交友網站較為常見,騙徒主動接觸潛在對象,初期致力與潛在對象建立關係,噓寒問暖、關懷備至,當時機成熟後則開始行騙。行騙手法包括:訛稱急需現金週轉、約同前往美容院然後推銷貴價美容療程、銷售投資產品等。行騙成功後,騙徒會立即銷聲匿跡,因此受害人面對情財兩失。

要預防墮入情緣騙局,自己先要提高警覺性。畢竟網上交友未能完全清楚、了解對方真實的背景及意圖,不要輕易相信,切勿將自己個人資料及財產交給他人,更要小心簽署合約或避免參與涉及金錢的交易。

 

2. 投資騙案

騙徒會用不同方法吸引受害人授權其公司協助投資,他們會聲稱投資產品為「高回報、低風險」或有內幕消息等,提高說服力,當中較為人熟悉的是倫敦金騙案(註二)。而行騙手法多於投資初期給予一定利潤,再引導受害人投入更多金錢。騙徒見時機成熟,則會行使受害人委託的投資授權,不斷作出投資買賣,從中賺取佣金及利息,耗盡受害人的本金。此外,更有騙徒慫恿受害人向銀行或財務公司借貸再投資,最終令受害人虧損更多金錢。

投資世界裡,高回報的產品往往伴隨高風險,投資前應先了解產品的特性。聲稱可獲高回報的產品,不一定能確保投資者獲取高回報。另外,授權他人投資更是十分高風險的行為,簽署任何文件前都需要了解當中的條文與細則,切勿倉卒地簽署任何文件。

 

3. 借貸騙案

通常以隨機電話(Cold Call)招徠,騙徒會訛稱為銀行或財務公司職員,能夠提供特惠的低息貸款或特快批核等吸引受害人借貸。若受害人答應借貸,騙徒會要求受害人存入「保證金」作資產證明,並承諾保證金能夠全數取回,但最後騙徒拿到保證金後,便會失去聯絡。

若有借貸需要,可以先主動向銀行或財務公司查詢,避免被騙徒或中介公司介入其中,蒙受不必要的損失。

除了以上三種騙案外,現時亦有很多不同的行騙方式,例如:網絡釣魚騙案、必中波膽騙案、裸聊要脅騙案……騙徒都是存心欺騙受害人的金錢。為防止受騙,我們需多了解最新的防騙資訊,不要因一時貪念而墮進騙局,更需要小心求證。我們亦要多加關心身邊的親友,留意他們最近有否認識
不明來歷的新朋友或有可疑的行為。如有懷疑,可致電警方防騙易熱線18222與警方查詢或求助。

 

#FDCC #理財 #教育 #生涯規劃 #活動 #消費 #儲蓄 #投資 #債務 #債務輔導 #財務管理 #MSOM #makingsenseofmoney #理財有道 #騙案 #騙局 #預防騙案 #防騙

 

註一:https://www.info.gov.hk/gia/general/202102/02/P2021020200740.htm
註二:https://www.police.gov.hk/ppp_tc/04_crime_matters/ccb/fst.php?msg_id=cct_02

你可能有興趣

You may be interested

要買保險?

要買保險?

提起購買保險時,經常聽到以下的說話,我們試下再想多一點。...

風險管理

風險管理

提起「風險」大家會想起甚麼呢?...